他山之石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他山之石
关于物业管理与互联网+融合的思考

      4月25日,深圳证监会搞了一场演讲,主讲嘉宾李彦宏说:“互联网是在加速淘汰传统产业,如果你不去互联网化,很快就会被淘汰。”他举了一些例子很有道理,比如:公路上的货车40%空载,而互联网可以解决40%的大部分,这样形成规模后,就很有竞争力。

  在物业管理行业,去年6月彩生活正式在港交所主板的挂牌交易,引发社会重新审视物业市场的价值。分析来看,彩生活的新服务模式的特点还是轻资产的概念,组织形态是酬金制,以社区O2O为核心逻辑,生态圈建设为合作策略、服务运营为盈利要点的商业模式。归纳起来,它与互联网的融合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:一是服务目标和内容由物业管理向生活服务转型,这是服务思维的转变。二是服务要素从传统的“三保”(秩序维护员、保洁、保修)向“三化”(智能化、自动化、互联网化)转型,这是服务方式的转变。三是商业模式由服务生产者向服务连接者转型。把服务内容标准化,变成平台的服务,让周边专业的供应商来做,这是经营模式的转变。四是未来向构建智慧社区,社区O2O生态圈转型,这是商业模式的转变。

  彩生活所探索的是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理想模式之一,可以较好地解决与互联网+的融合等问题。结合此案例,我认为物业管理与互联网+融合,有三点特别关键:

  一是人才和团队特别关键。

  在万科的员工手册上有句话: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,哪里有谷地,就向哪里汇聚。王石曾经讲过,万科最有价值的资本就是万科的员工队伍。

  近日,看了微信上的一篇文章,其最后一段文字让我非常触动。因为要跳槽,人家就问他,走这么多人,你们领导不担心人才流失吗?他写道:我们董事长总觉得最缺的就是人才。最近,我去东北地区的一些物业服务企业考察,一些企业的理念如“只有尊重员工才能尊重业主,只有关爱员工才能关爱业主”让我很感动。员工应该成为企业的盟友,而不是可以随意支配的商品。当然,优秀的人才需要形成团队才能显示出威力。当下,很多企业都在推行合伙人制、期权激励等,目的不仅是留住人才,更重要的是让其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。

  二是转型要少做加法,多做减法。

  越简单的东西,效率越高,越容易成功,但也越难做。

  马化腾讲,腾讯只做两件事,连接器和内容产业,为的是适应互联网+与传统行业结合的时代。马云讲一个再厉害的企业领导,最多只能管七个团队。乔布斯倡导的苹果文化,骨子里就是简单。他拿出来的产品给人体验的结果就是简单。做企业一定要专注,要想清楚做什么、怎么做、做多久。传统行业为什么要与互联网+融合,目的也是让流程简单,把许多过去复杂的东西交给技术去处理。最近也有一些物业企业找到我,说转型以及与互联网融合等问题。我发现大家的思路相当清楚,也有不少很成功的案例。但是,我也发现个别想的比较复杂。看到万达做国际化,他也想做;看到别人搞文化娱乐,他也想拍电视剧;别人多元化,他想全能化。

  三是让更多的人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。

  为什么要分享,最近看到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的一句话“既然做老大,就得让兄弟有肉吃。”很形象很实在。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在重视成果分享。万科从去年开始启动了两项系统工程,目的就是让已经上了两千亿规模的企业,通过建立管理层和员工共享共担企业的风险和利益机制,继续保持活力,继续焕发创业激情实现转型。他们提出了一个事业合伙人制度,首批事业合伙人获得的集体效益奖,成立一家合伙人投资管理公司进行委托管理,增持万科的股票,到今年底,共持有4.94亿股,占总股本的4.48%。另外又搞了一个项目跟投机制。就是做项目的时候,不仅公司出钱,所在的管理层也要跟投,员工可以选择自愿参加,项目的经营成本直接和员工的投资收益挂钩。从跟投情况看,员工认购踊跃,近5千人跟投,占地产公司编制的68%,从效果看,员工对加快项目周转,节约成本,促进销售等多方面体现出合伙人的意识和作用,对提升公司经营业绩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  需要指出的是,与互联网+融合的路并不好走,对物业服务企业来说,艰难时刻需要团队齐心协力,如果没有利益捆绑,员工就无法与你一起承担风险。

  友情链接: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您是第2928571位访问者

版权所有:四川省金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  地址:攀枝花市东区三线大道北段333号40幢1416

技术支持:四川志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备案号:蜀ICP备15013752号-1 营业执照:91510400789120770N

川公网安备 51040202000210号